4201药典中对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试要求有哪些变化
2024年6月药典委发布了“4201 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定法-第三次公示稿”。此标准是在2015版YBB药包材标准上YBB00252003-2015《玻璃颗粒在 121 ℃耐水性测定法和分级》和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四部“4001 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定法”修订而来,同时参考了GB/T 12416.2-1990 玻璃颗粒在 121℃耐水性的试验方法,ISO 720-1985、USP 43 <660> 等标准。此标准将会体现在2025版中国药典的药包材部分。
结合国内实际情况,此次修订进一步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,使其成为目前国内较为完善的药包材玻璃颗粒121℃耐水性检测方法。与原标准相比,此次修订在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按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格式编制。
2. 标准编号修改为4201。
3. 仪器装置增加了电子天平。
4. 试验用水,增加了该水可用于做空白试验的说明。
5. 将“结果判定”修改为“判定分级”,其中对应药包材标准体系已无各品种标准,因此删除了“检验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”的要求。
6. 按照“药品包装用玻璃容器通则(征求意见稿)”对玻璃包装容器121℃颗粒耐水性的规定,硼硅玻璃应符合1级,钠钙硅玻璃应符合2级,删除了对3级的限度要求。
4201药典中对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试要求
测试方法:
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定法是指一定量规定尺寸的玻璃颗粒,在规定的容器内、规定的条件下,用规定量的水加热浸提后,通过滴定浸提液来测量玻璃颗粒受水浸蚀的程度。具体测试需要制备满足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定法要求的颗粒后,将其放入规定的容器,再方入标准实验用水,经过120℃高温蒸煮后用盐酸滴定液滴定,以每1g玻璃颗粒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(ml)表示。
仪器装置:
压力蒸汽灭菌器、电子天平(新增加的)、滴定管、锥形瓶、烧杯、烘箱、锤子、由淬火钢制成的碾钵和杵(图)、永久磁铁、一套不锈钢筛。
传统的制作标准玻璃颗粒的方式就是用碾钵和杵和筛网。人工锤击玻璃、人工筛出想要的玻璃颗粒,耗时耗人工。使用三泉中石自动玻璃颗粒制备仪器可以省时省力制作玻璃颗粒。
另外,三泉中石提醒不可使用研磨机制作玻璃颗粒,两种制作方式制作的颗粒表面差异较大,测试结果也相差较大。
根据4201 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定法标准要求,压力蒸汽灭菌器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装置,它的升温降温速率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,三泉中石提醒使用满足标准要求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极为重要。
总体而言,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中“4201 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定法”的更新,为国内药包材行业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、严谨且与国际接轨的检测标准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药包材的整体质量水平,也为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。对于药包材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而言,及时了解并掌握这些变化,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,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符合法规要求的关键。